生物大分子
精密的分子机器
DNA,RNA和蛋白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细胞内犹如精密的分子机器;一个细胞的生长、分裂以及正常的凋亡都依赖于其内部数百万分子机器的协调运转。
1953年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和1958年由肯德鲁等人解析的肌红蛋白三维结构是人类在分子尺度上理解这些分子机器运作机理的开始。之后建立的结构生物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从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出发,研究它们在细胞中的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结构生物学家关注的主要方向。到2015年,科学家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电子显微技术,核磁共振等手段解析的蛋白质结构数目已经超过10万。但其中的大部分结构存在相似性。如果将相似的结构归类,可以得到大约2000多个蛋白质超级家族。根据这些已知的结构,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计算机准确的预测少数简单的蛋白质结构。但是如果不依靠已知结构,目前还没有一种计算机算法可以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直接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另外,科学家发现细胞中大约有40%的蛋白质并不像肌红蛋白一样具有特定的结构。这些蛋白质被称为天然无序蛋白质,他们当中的一些在与其它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结合后,会形成特定的结构。从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和研究天然无序蛋白质的生物功能是结构生物学家目前面临两大难题。
在结构生物学初期(1950–1970),计算机图像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在把结构生物学这一新兴学科传播给大众的过程中,一位受过建筑师训练的科学插画家盖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绘制的DNA和各种蛋白质结构影响了当时一代结构生物学家,也为后来用计算机图像表现生物大分子奠定了基础。这里我们重新绘制了三幅盖斯的作品,以此向这位大师致敬。
上图:DNA分子轴向投影。
上:DNA双螺旋结构示意图。
下:DNA原子模型(没有显示氢原子)。